餐馆后厨日日积攒的煎炸余油、家庭厨房悄悄沉淀的碗底残脂、食品工厂批量产生的边角料油脂全国股票配资最正规公司,若能遇上规范回收和经过深度加工,便能摆脱“废弃”标签,转化为生物柴油、肥皂等工业原料,焕发为新价值的可再利用资源。
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倍生物”)主营业务即是利用废弃油脂制备生物基材料和生物燃料。公开信息显示,丰倍生物主板IPO申请于2023年6月8日获得上交所受理,2025年7月17日完成并披露了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上市委员会将于8月7日召开会议对其进行审议。
据招股说明书(上会稿)披露,丰倍生物2024年的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毛利率偏低的工业级混合油撑起了营收增长,却难掩盈利下滑颓势,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告负。而工业级混合油毛利率从15.92%下降至7.93%后,2025年1-4月进一步降至5.95%,可挤压空间已所剩无几,公司业绩持续性与盈利稳定性必然难逃监管拷问。
更棘手的是,在行业产能过剩、头部企业步步紧逼的当下,需要通过技术突破以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丰倍生物,2024年研发投入力度较2023年明显下降,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上升趋势更是悖逆,未来毛利率水平达到或突破15%较难希冀。
撰稿/刘予鹿
编辑/刘铭泉
低毛利产品挑大梁,营收增长利润亮“红灯”
2022年、2023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收入占丰倍生物主营业务收入均在8成以上,该业务主要由生物基材料、生物燃料两类产品构成(下图)。进一步细分,生物基材料主要为生物柴油配方产品和工业级混合油,生物燃料主要为生物柴油。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报告期内,生物基材料收入及占比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从2022年的7.19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12.1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也由42.20%提高至62.68%。不过,另一产品——生物燃料的销售收入2024年经历了较大挫折,仅录得3.70亿元,较2023年(6.39亿元)跌去了小一半,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也从接近4成下降至不足2成。
从销售收入的地域分布来看,报告期内,丰倍生物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39.41%、39.00%、35.39%。2022年和2023年,境外收入主要为生物燃料的销售形成,该产品的主要消费区域集中在欧洲,而导致生物燃料2024年收入骤降的主要原因便是欧盟反倾销税。
2023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生物柴油约180万吨,占中国总出口量的90%,但是2024年,中国对欧盟出口量同比下降44%,荷兰市场萎缩54.9%。可见,欧盟反倾销税实际上切断了中国生物柴油的主要出口渠道。
在2024年生物燃料销售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丰倍生物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09亿元、17.28亿元、19.48亿元,生物基材料2024年销售收入较前一年增加4.44亿元,是公司2024年营收未下滑且提升的核心原因。
不过,扣非归母净利润的体面却没有维持住,各年分别为1.36亿元、1.23亿元和1.15亿元,连续两年同比增长率告负,分别为-9.48%、-6.28%。
对于拟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是审核机构、投资者最不愿看到的情形之一,原因在于其直接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减弱或经营效率下滑,让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无法产生信赖。
报告期内,丰倍生物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3.55%、13.92%和 11.64%。本就不高的毛利率,2024年下滑2.28个百分点已是影响极大。公司解释原因有两点:(1)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工业级混合油(生物基材料的细分产品)收入占比大幅提升导致生物基材料毛利率下滑;(2)生物燃料毛利率有所下滑。
最新版招股说明书中,丰倍生物补充披露了工业级混合油毛利率情况,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15.92%、7.93%(下图),2024年降了一半;生物燃料2024年毛利率为8.48%,较2023年(11.34%)下降了2.86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2024年,工业级混合油的销售金额从2023年的4046.50万元暴增至4.46亿元,增长了4.06亿元!换言之,丰倍生物2024年营收增长是由毛利率较低的业务板块拉动起来,因此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工业级混合油的毛利率还在持续走低,2025年1-4月已降至5.95%。对此,丰倍生物表示,虽然毛利率因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而略有下滑,但工业级混合油业务毛利额环比增长 39.41%,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毛利率从15.92%滑至5.95%,丰倍生物是否在使用强降价竞争手段促使收入提升?是否已陷入不断压缩利润换取销量的恶性循环?目前工业级混合油毛利率已降至5.95%,能继续挤压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另外,公司2024年工业级混合油产品7成收入源于外销,另一隐忧是,未来该产品是否会重蹈生物柴油覆辙,受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导致收入出现大幅波动。
根据丰倍生物第二轮问询函回复文件,工业级混合油境外主要销售地区还是欧盟(下图),而且主要客户与生物柴油客户存在重叠,原因即是工业级混合油是生物柴油的原料,部分欧盟客户通过采购工业级混合油的方式弥补生物柴油需求缺口。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受集装箱船运价格上升影响,公司2024年外销单位运杂费从2023年的130.10 元/吨上升至217.02 元/吨,外销运杂总支出从2023年的1141.92万元升高至2187.38万元,几乎翻倍。
祸不单行的是,工业级混合油还将失去一部分税收返还。
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公告,2024 年 12 月 1 日起,取消工业级混合油的出口退税。报告期各期,丰倍生物享受的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分别为 1321.84 万元、1905.94 万元 和691.10 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9.21%、13.20%和 5.14%。
这头的难题还在案头腾挪,那头的挑战已顺着风势铺展过来。工业级混合油在一再压缩盈利空间的情况下,收入增长还能维持多久,公司利润规模会否进一步下滑,都是令人头大且监管极为关注的问题。
夹在过剩市场与头部围堵间,技术布局还慢半拍
丰倍生物主要业务是将回收的废弃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并基于生物柴油生产出生物基材料,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资源化产品亦为生物柴油及深加工的生物柴油衍生品,因此,生物柴油产能规模能够衡量企业废弃油脂资源化综合处理能力。
根据USDA统计,2024年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约48家,国内前十大生物柴油企业合计产能占全行业比重超过50%,排名第一的卓越新能年产能为50万吨,丰倍生物仅为10.5万吨,占比2.98%。总体而言,丰倍生物不管是年产能还是占比,都难以被视为行业领先。
并且根据USDA统计,2024年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名义产能约为 352 万吨,实际产量仅为 171 万吨,产能利用率约 49%。这意味着,丰倍生物既需应对头部企业的规模压制,又要在产能过剩市场中争夺有限订单,经营压力较大。
在二轮审核问询函中,交易所还关注到生产工艺和技术情况,要求丰倍生物说明成熟度及与行业水平的对比情况。
回复显示,按照技术路线的时间顺序,目前生物柴油可分为三代产品:酯基生物柴油(一代)、烃基生物柴油(二代)、酯类或烃类生物柴油(三代)。酯基生物柴油现今仍是生物柴油市场的主流产品,而烃基生物柴油作为新一代生物柴油,正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据了解,烃基生物柴油具有更高的热值和稳定性,能够减少发动机积碳和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是制造生物航煤(SAF)的主要原料。更为关键的是,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无需使用甲醇等有毒原料,对环境更为友好。
虽然说烃基生物柴油中仅有氢化植物油(HVO)实现商业化生产,但从下图中不难看出,烃基生物柴油的需求量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快速增长,有望在2028年达到近2500万吨。反观酯基生物柴油预测的市场需求量,预测2025至2028年都在4500万吨左右,并未有显著的增量空间。
图片来源:公司对审核问询的回复
目前,烃基生物柴油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芬兰、荷兰、法国等地,中国虽处于初期阶段,但头部企业正在加速布局。截至 2024 年底,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卓越新能、嘉澳环保分别规划HVO/SAF 产能 10 万吨、50 万吨,已处于在建或试生产阶段。另外,鹏鹞环保二代生物柴油产能达 10 万吨 / 年,且在 2024 年完成 SAF 技改,产品附加值得以提升。
对比较多同行紧锣密鼓进行新产品布局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丰倍生物明显落后一拍,目前,仅是对烃基生物柴油(HVO)及其分馏产品生物航煤(SAF)开展了技术储备。
2024年,丰倍生物共投入研发费用5356.61万元,较2023年减少近一成,占营业收入比例也从3.39%下滑到2.75%。反观同行业可比公司,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3.57%、3.72%、4.32%,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研发投入力度差距的不断扩大,令人担忧丰倍生物未来是否会在技术层面被竞争对手甩开。
此外,2024年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从2023年的1.62亿元落至2243.03 万元,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大幅升高(下图),并且回款效率较2023年有所下降。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丰倍生物2023年7月7日曾被抽中现场检查,在经历现场检查后未撤回上市申请,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但时过境迁全国股票配资最正规公司,行业产能过剩的僵局未破,头部企业在烃基生物柴油赛道的加速跑已拉开差距,而丰倍生物为维持业绩规模只得不断降低盈利水平以扩大销售规模,既面临研发投入不足、技术落地滞后的短板,又受困于经营现金流紧绷的现实枷锁,未来业绩能否稳定或上升,是否契合主板板块定位?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配资十大排名_十大合法配资_十大正规配资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