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丹心铸就的腾冲之战》股票杠杆的投资app
这首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从军歌》,字字句句句都激荡着那个烽火年代的热血豪情。男儿当以危难显担当,岂容文弱误平生?更兼山河破碎如累卵,军情火急催征人!诗中的太平洋水染赤浪,樱花树下醉胡妆等壮语,至今读来仍令人心潮澎湃。让我们在重温腾冲血战之前,先瞻仰两位远征军老兵的珍贵影像——虽已年至耄耋,但眉宇间那股凛然正气,历经岁月沧桑而愈显铮铮铁骨。 第五十四军一九八师五九四团中尉排长黎宁,在战后数十年的睡梦中,仍时常被腾冲巷战的惨烈景象惊醒。1944年9月14日战役结束后,美国军事观察团登上高黎贡山,望着云雾缭绕的险峻山势,不禁感叹:这般天险,恐怕唯有中国军人才能攻克。这绝非虚言,滇西远征军与日军在腾冲展开的焦土之战持续四十二昼夜,最终以全城尽毁的代价全歼盘踞两年的日军腾越守备队。 时任机枪班长的何绍清回忆,他们连队奉命增援伤亡惨重的一九八师:全连八挺重机枪悉数开赴前线。叶佩高师长指挥若定,但战况之惨烈超乎想象——一九八师几乎打光了,日军也所剩无几。这支一百三十余人的机枪连,每个马克沁机枪班配备十八人,训练时每人仅限射击五发子弹。在奔赴腾冲前,他们更换了全新装备,乘坐美制十轮卡车满载弹药疾驰前线。 老兵黎宁痛心回忆:腾冲城墙全由巨石砌成,机枪扫射仅能留下白痕,炮火亦难撼动。我们发起一波波冲锋,伤亡极其惨重。整个机枪排最后只剩负伤的我。五九四团团长董铎在《腾冲歼敌记》中记载:此役我团损失惨重,鲁砥中营长等七位军官及数百将士壮烈殉国,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 分析惨重伤亡的原因,一是日军两年间修筑的坚固工事——混凝土碉堡可抵御迫击炮直射,唯有航空炸弹和火焰喷射器能有效摧毁;二是严重的情报泄露。被俘日军卫生兵吉野孝公的回忆录记载,他们总能提前获知我军动向:队长下令加强警戒...情报显示敌军将于7月7日凌晨进攻。 战斗最激烈的8月2日,陈纳德第十四航空队出动重型轰炸机,每枚五百磅炸弹可夷平十余间房屋。董铎目睹空战盛况:敌机八架来袭,甫一接战即有两架中弹坠毁于来凤山。空投的六具火焰喷射器在巷战中大显神威,日军记载:士兵浑身着火乱窜,十秒内即成焦炭,满城皆是燃烧的尸骸。 8月7日,三千发炮弹和航空炸弹将四平方公里城区化为火海。南城墙被炸开缺口后,远征军如潮水般涌入,藏重康美大佐等33名军官在东门掩体中被炸塌的条石活埋。残敌退守巷陌,我军以火焰喷射器挖老鼠洞,战防炮抵近直射。至8月21日南门肃清时,街道已铺满敌尸。9月14日最终全歼守敌,共毙敌三千余,生俘53人。战后翻修房屋时,仍能挖出日军慰安妇的木屐发簪——城内曾设十处慰安所。 战役尾声才揭晓的情报谜团,迟至1969年方真相大白:1944年2月,一名携带密码本的少校参谋因大雾迫降被俘,致使全套机密文件落入敌手。霍揆彰司令未及时更换密码,导致整个战役情报单向透明。这段用鲜血写就的历史警示后人:在民族存亡之际,每个细节都关乎万千将士的生命,任何疏忽都可能付出惨痛代价。腾冲焦土上绽放的英雄之花,永远昭示着中华儿女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配资十大排名_十大合法配资_十大正规配资平台观点